在舊金山灣區東灣寫這篇文章的此刻 (3/27上午10時左右),不遠的奧克蘭Oracle Arena體育館 (NBA職籃金州勇士隊的球場,有一萬八千個座位)正在舉辦一場追思大會。
目前分類:新聞探討 (60)
- Mar 27 Fri 2009 20:08
警察的尊嚴
- Mar 22 Sun 2009 18:33
博物館園區-故宮南院另類思考
本篇原來是貼在城邦論壇《故宮需要分南北兩院嗎?》的回應。
有的朋友認為故宮設了嘉義分院之後,可以將館藏南北輪流展示,但是實際上卻不可行。
- Mar 22 Sun 2009 13:42
简体字-回归理性讨论
- Mar 21 Sat 2009 07:46
范蘭欽事件-不只是言論自由問題
接連幾天都有許多朋友在討論范蘭欽事件,其中有些認為郭冠英的匿名言論自由應予尊重,並且牽涉出憲法對言論自由保障等議題,從而指責政府不應該處分郭冠英,因為沒有明確法條規範公務員的匿名言論。筆者稍早也曾對於幾篇報導與部落格文章迴文發表淺見,在此綜合整理供讀友參考。
- Mar 20 Fri 2009 16:47
陳水扁-已經被特赦了!
- Feb 11 Wed 2009 03:17
殊途同歸—吳淑珍與李慶安
吳淑珍與李慶安這兩位女士可以說是最近媒體的寵兒,兩位也分別是藍軍與綠營的箭靶。她們的案子都拖了許久。李前立委的雙重國籍案延宕經年,吳前第一夫人上次出庭,更已經是兩年多前的事。
- Feb 04 Wed 2009 02:33
老藝人凋零後的省思
陪伴無數觀眾走過幾十年喜怒哀樂的阿匹婆走了,大家都感覺依依不捨。媒體普遍報導阿匹婆的一生,尤其是她晚年創業開設餐廳自食其力,坦然面對困境的精神,更讓人敬重欽佩。
而也因此,重視資深藝人的聲音又再度出現,許多朋友呼籲政府當局能夠對資深藝人多多關注,對生活陷入困境者伸出援手。
- Jan 21 Wed 2009 03:19
看看別人,想想自己
今天是歐巴馬總統就職日。美國各地都瀰漫著一股喜悅之氣。
每週總有一兩天,我會在Starbucks做我的翻譯工作。今天Starbucks播放的不再是內部影像系統的音樂節目,而是總統就職的現場轉播。
- Nov 14 Fri 2008 05:56
提倡人權也須兼顧法治精神 -再談加州第八號提案
加州大選的第八號提案表決通過了,但是反方人士仍持續抗議,並醞釀告上法庭,理由是該案違反基本人權,根本不應該列入公民投票。筆者認為提案內容本身是否合適見仁見智,但是反方人士的作法卻是在開民主倒車。
- Nov 14 Fri 2008 05:54
同性婚姻—簡單的邏輯問題
先看一段故事。
- Nov 14 Fri 2008 05:52
沃爾瑪最慷慨?
本篇是我看完udn全球觀察企業社會責任專題中,關於沃爾瑪 (Wal-mart) 的一篇報導 <美國公司慈善捐贈 沃爾瑪最慷慨>後的回應。
- Oct 18 Sat 2008 05:48
致富易,行善難-王永慶先生的典範
「台灣經營之神」 (1) 王永慶先生去世,各界紛紛追思哀悼。
許多人追想他從米店學徒白手起家,伴隨著台灣經濟起飛的歲月;許多人細數他橫跨各行各業,推動各項大型投資案的魄力與遠見;許多人想起他不趨炎附勢、不搞政商勾結的腳踏實地;當然,也有人想的是王家三房諸子女的關係,更有人幫他計算資產市值多少,或猜測他要繳多少遺產稅。
然而從林林總總的報導中,令我真正感佩的,是他的愛心與善心。
- Jun 04 Sun 2006 03:36
果然中計
就在第一家庭弊案雪球愈滾愈大之際,媒體又傳出了立法行政兩院長放出消息,指第一夫人身體欠佳血壓低到四十甚至一度病危;外加陳幸妤孤身待產,果不其然,社會上開始出現同情的聲音…
- Sep 15 Thu 2005 13:58
兼容並蓄,才是真正科學精神
- Aug 30 Tue 2005 14:24
補充說明-關於「其情可憫,其心可議」
剛剛看了網路城邦「不平衡的報導 不公義的社會」這篇文章(http://city.udn.com/v1/blog/article/article.jsp?uid=phsma91&f_ART_ID=52126),感覺事實真相似乎還有待釐清。若該文所言,也就是顏家的傳真說明屬實的話,筆者在內的許多人對此事件顯然有所誤解與誤判,自然也有不當批評。只是筆者感到奇怪的是:為何在媒體後續窮追猛打之時,顏家不以記者會方式將此說清楚,而只是在是否要求陳同學道歉賠款一事上打轉?若該份傳真稿真的發給各大媒體,各媒體會如此有志一同地加以忽略,企圖一手遮天?若事實如此,那麼台灣的媒體也太可怕了!
- Aug 30 Tue 2005 09:48
其情可憫,其心可議
罹患先天全骨不全症的「玻璃娃娃」顏旭男,五年前,在學校由陳姓同學抱往地下室上體育課時,因天雨路滑,摔跤多處骨折致死,顏家訴請學校、陳姓同學等人連帶損害賠償;台灣高等法院日前判決顏家勝訴,可以獲得三百卅三萬餘元賠償。
據報載,顏旭男的兄長也是「玻璃娃娃」,多年來積極為弟弟「爭公道」。只是筆者不曉得:告倒一個以愛心對待弟弟的同學,乃至於其所生長的清寒單親家庭,算是符合怎樣的公道標準。中國人以死者為大,顏家人歷經喪子、喪弟之痛,照說不該予以苛責;但是從老師、同學一路告到學校,這種「只要告得多必定有人賠」的心態,卻令筆者不敢茍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