昨天逛聖地牙哥海洋世界。到了傍晚,忍不住買了一包棉花糖。

沒錯,美國的棉花糖是用塑膠袋包好的,不像台灣多半是現做在竹籤上。這裡的小朋友多半是一手捧著塑膠袋,一手撕小塊吃。一開始我覺得這樣不過癮,用台灣方法大口吃;後來發現美國棉花糖似乎比較紮實,所以也改成撕小塊了。

雖說美國棉花糖比較實,不似記憶中的那樣虛幻,但仍無損棉花糖的魅力。色彩繽紛一大朵,拿在手上瞧在眼中,就有無盡的滿足感與想像空間;努力張大嘴一口咬下去,先是充滿整張嘴(以及整個腦袋),然後馬上幻化成甜蜜與想像;而在質感迅速消逝的最後,留在舌心與牙間的,卻又有凝聚糖汁而成的最後一米實在。

就是這種虛虛實實的口感,讓棉花糖永遠伴隨著獨特的魔法與魅力。

老婆說她不愛吃棉花糖。除了原本就不愛吃甜食以外,小時候她家巷口就有賣棉花糖,少了點「物稀為貴」的魅力;而媽媽又說不衛生不健康,她也就聽話地不吃了。

但我的日常生活記憶中卻是沒有棉花糖的。小時候好像只有爸媽帶著出去看什麼工商展啦、去兒童樂園啦,才會有棉花糖吃。因此記憶中拿著棉花糖的場景,都是在新公園、兒童樂園、中正紀念堂….

上次跟爸媽一起出遊吃棉花糖是什麼時候?恐怕有三十年了吧?

老婆去買晚餐了。獨坐在用餐區,吃完最後一口棉花糖。隔壁桌娃娃車上的褐髮小女孩不時看著我,八成在想:怎麼大人也吃棉花糖啊?

舌心的甜蜜一路飄盪到嘴角。我對著她微笑,很想告訴她:叔叔曾經也是個小小孩…

DSC_0508.JPG 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金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