Facebook上的農場遊戲,近來成為許多網友生活的一部分。

很多人以為網路電玩是兒童與青少年的專利,但是這些農場遊戲的參與者大多是成年人。其中也包括我在內。

這類遊戲當中最早流行的我猜應該是「開心農場」 (Happy Harvest)。這個遊戲規則很簡單:給你一塊地、一些種子跟本錢,讓你自己種地收割並且賣出農產賺錢。每一種農作物的收成時間、次數與售價都不一樣。等有了些錢之後還可以買動物來養;更有錢的可以買裝飾、換布景。

我的開心農場


既然是經營農場,玩家就要跟真的農民一樣,按時去巡視,去澆水、施肥、除蟲、餵飼料。假如一段時間沒有去照顧,由於農作物狀況不好(例如缺水),收穫也會欠豐。

買東西時除了看有沒有錢以外,還要看個人的魅力與經驗。經驗是依據參與時間與農作經驗多寡而決定,簡單講就是參與程度;魅力則是看網友之間的互動。既然是網路社群遊戲,你在Facebook上的親朋好友若也玩此遊戲,就理所當然成為好友。你可以送花給好友,或是去好友農場幫忙除蟲灑水以增加自己的魅力值。

更有趣的是:你還可以去偷拿好友成熟但尚未收成的農產。雖然一開始有的玩家會覺得不適應,但習慣後會發現,這個偷拿的功能可以增加親朋好友間的互動,反而成為一種趣味。這設計一方面鼓勵玩家經常上網照顧農產,一方面也讓網友增加趣味話題:有人買狗來抓小偷,偷者則在Facebook上交換心得,怎樣偷不容易被逮到...。而設計時也避免傷害網友感情,因此農產被偷到一個程度之後就不會再被偷,以保護主人的基本收益。

這些都是免費的基本功能。若是不滿足基本功能的重度玩家,可以花錢去買「農民幣」,農民幣可以買到很多普通農場錢幣買不到的東西,好比說特定的動物、農產、裝飾布景,或者擴充農地等等。廠商也與不同業者合作,吸引玩家去購物或者做問卷換取農民幣。

由於這遊戲規則簡單,又不必像「年輕人」網路電玩一樣,一定得掛在網上殺出你死我活,而是公餘之暇逛逛就可以,因此吸引許多人呼朋引伴來玩。而熱鬧程度顯然也超出業者預期,因此三不五時會出現系統無法承載而發生錯誤或當機。

即便如此,開心農場仍舊廣受歡迎,在台灣甚至還上過電視新聞報導。當然也跟這是同類遊戲中最基本,同時也是極少數(可能是唯一)有中文版本的遊戲有關。

然而若是經常上網的玩家,可能過一陣子就會累積大量金錢,屆時就會覺得開心農場的花樣有限,想要進一步突破。這就是其它類似遊戲的機會了。同樣原理的遊戲有很多,除了同樣以農場為主題,但在功能上加強的其他多個農場遊戲,如筆者參與的FarmVille以外,另外也有都會人佈置家居的、有開餐廳的、經營城市的等等。而這些遊戲也都可以跟親友結盟,更歡迎玩家邀請尚未玩過的親友加入。

這些遊戲的規則通常比開心農場複雜,因此有些剛入門者會覺得太麻煩;但若是上手之後,會發現當中的樂趣更多,當然啦,花的時間也更多。

欣欣向榮的FarmVille

這些遊戲之所以會造成歡迎,我覺得原因在於業者抓住了大部分現代網路族的一些心理需求。除了前述的時間具有彈性不需要固定某段時間去玩,以及拉近親友距離,為同事親朋甚至千里之外的老同事、老同學增添話題以外,這些遊戲也滿足了大家「擁有」與「支配」的渴望。

根據我的觀察,玩這些遊戲的多半是青壯年人,有些是上班族有些是家庭主婦;而這些人多半為了生計而忙碌,自己擁有的、能支配的資產相對有限。網上的農莊也好餐廳也好,雖然都是虛擬的,但是只要投入心血,就能夠累積一定的財富,從而帶來許多可以自由支配的東西。而規劃管理網上的農場(好比說按照自己心意將農地建物搬來搬去)當然又比實體的支配管理容易得多。因此對於大部分目前甚至於此生都無法擁有自己一片天地的人來講,這樣的遊戲的確可以滿足一些心理上的需要。

因此有許多人花費愈來愈多時間在這類遊戲上。有人覺得這是玩物喪志,也有人說賺來的錢又不是真的沒意思;但是話又說回來,只要適可而止不耽誤正事,在遊戲中得到放鬆與消遣,為人際互動增添一些趣味話題,並且獲得一些小小的滿足感,也沒什麼不好的。

其實若仔細想想,人生的本質不也是這樣?我們覺得「真實」的金錢財富,除了供應我們生活基本需要以外,帶給我們絕大部分的滿足感、安全感甚至虛榮心,到頭來也是一場空。那些投入全部心力在工作、賺錢上的人,生活真的就比花時間玩遊戲或者其它休閒活動者高明嗎?

只要不過量、不沉迷,工作與遊戲都能具有正面意義。虛擬遊戲世界與真實世界的分野,其實也未必真的很明顯。

這是我從農場遊戲得到的最大領悟。

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金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8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