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*又一篇當年從新聞論時政的文章。請看倌姑妄看之。

新航空難與罷免陳總統,是台灣最近最最轟動的話題。而這兩件看似無關的事件,除了同樣造成社會人心不安之外,其實在本質上十分類似。空難發生當天,機場當局就提出飛機開錯跑道的可能性。當時新航的態度是一口否認,並且強調他們的機組人員是如何有經驗,訓練多麼有素,絕對不可能犯這樣的錯誤;而在另一方面,現場處理人員嚴重不足,傷亡名單拖了三四天還搞不清楚,旅客家屬與調查單位聯繫亦不得要領,各界怨聲載道之餘,也對新航這個國際民航界的「模範生」形象畫上一個大問號。即便是初步調查報告證實確為機長轉錯跑道,新航接受調查結果之餘仍意有所指地希望「瞭解造成駕駛誤判的可能原因」,暗示跑道燈光、封閉方式乃至於塔台引導管制等可能有缺失。

「新加坡」在世人的心目中可以說是「效率」「管理」,甚至「優秀」「卓越」的代名詞。平均機齡五年餘,半世紀零空難的新航對自己有信心,自是無可厚非。但是「一路走來,始終卓越」並不表示絕不會犯錯,就像共同基金投資說明書必定提到的「過去的績效不保證日後的獲利」一般。

「一路領先」的另一面,就是「缺乏失敗經驗」。從小學到大都唸名校拿第一,偶而考差就生氣甚至自殺的學生不乏其人,原因就是他們沒有失敗經驗,不能承受失敗的打擊,更不知如何因應、處理失敗。新航從售票、服務到飛行各方面一定都有嚴格的訓練與各項狀況演習—從這次旅客對失事班機空服員引導逃生的應變能力之肯定可看出—但是有些事情像是聯絡傷亡乘客家屬、遺體辨識與安置、與相關單位合作搶救及調查等,基本上比較屬於「不經一事不長一智」,不管如何模擬演練,初次發生肯定手忙腳亂。

然而任何事都有第一次。缺乏經驗不是最重要的,重要的是能否以虛心的態度,吸取失敗的經驗。國際形象良好的新航此次形象蒙塵,不在於其善後處理效率,而在其自視過高,不願坦然面對錯誤。當然認錯與否牽涉到保險理賠等問題,但是其面對媒體時流露出的不甘認錯,一味懷疑他人的心態,與模範生考不好怪考場太熱、桌子不平、外面太吵….有異曲同工之妙。

異曲同工的不只於此。民進黨在「連扁會」後半小時宣布停建核四,在野黨圍剿杯葛聲中,陳總統仍對台南鄉親慷慨陳詞,說是在野黨「選輸了不甘願」,引發一連串政治風暴。事件的發展與新航空難相比,其脈絡可謂一致。

農家苦讀出身,台大法律系還未畢業就拿到律師執照,市議員、立委、市長、總統一路走來,陳水扁的優秀與毅力無庸置疑。相較於其他反對黨政治人物,以「平步青雲」形容陳總統絕不為過—儘管連任市長失利,但在短暫的「沉潛學習」同時,就已經被各界簇擁參選總統,因此這個失敗對他來說,磨練的意味並不大。

未曾失敗的人有兩個缺點:一是沒有反躬自省的習慣,二是缺乏危機處理的能力。過去的國民黨政府每每以閣員的高學歷自豪,但面對天災人禍政經風暴的應變能力卻令人不敢恭維;政權輪替之後的掌舵者陳總統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。因為他們從小到大都是人人稱羨的成功者,因此出了問題都會先將矛頭指向別人,認為都是別人的錯;事情嚴重的話,未嘗過失敗滋味的他們更會手足無措,應變失當。

新航空難後的態度和陳總統面臨罷免案初期的態度,正可印證上述說法。如果新航一開始對空難原因表示不預設立場,靜待調查結果出爐,媒體自然不會為新航是否認錯道歉如此在意;陳總統若是在在野黨反彈之初閉門檢討,低調噤聲,現在也不必想盡辦法追著連戰道歉致意,還碰一鼻子灰。

矽谷科技創業成功者多為頂尖工程師,但是公司日益壯大者,多半是由於創業者體察自身不足,延聘管理專才主導營運(如雅虎的楊致遠)。人非全知全能,成功掌權者若不能以此警惕,一意孤行,重大決策一旦錯誤,無可狡賴之餘,補救將更為困難,也更為狼狽。

「零失敗」「零缺點」的優秀絕對是榮耀,但平日不能以此自滿,遇到失敗更應虛心檢討,並多方求教彌補錯誤;反過來說,失敗者若能真正痛定思痛記取教訓,日後也仍大有可為。新航空難後若向華航就教善後之道,必能加快善後處理腳步;陳總統若不能真心誠意地領受在野賢達建言,只是作秀式地搞些口號會議,國家社會將永無寧日。(11/4/2000完稿,6/10/2002登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金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